查看原文
其他

书记面对面┃王立军:新时代赋予我们新的历史使命

2017-10-30 党委宣传部 BNU思享者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对北师大、北师大文学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北师大正处在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时期,文学院也在加紧一流学科建设的步伐,肩负中国语言文学和语言学两个一流学科的建设重任。面对新时代、新方位和新使命,如何将十九大报告的精神落实到“双一流”建设当中是至关重要的。

——王立军


书记卡片

王立军文学院分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汉字研究与现代应用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任教育部语言文字标准委员会汉字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标准审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语委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语言文字协会会长、国家《通用规范汉字表》专家工作组核心成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曾任河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西藏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援藏)、安阳市教育局副局长(负责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的筹建工作)。曾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宝钢优秀教师、北京市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思享者”会客间:访谈进行时

Q

A

师小萱

BNU思享者

编辑

  

王立军 

文学院

分党委书记


1

新时代,新方位

师小萱

王老师,请问您怎么看待十九大报告提到“新时代”“新方位”呢?

我们要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导下,回顾总结我们过去的发展历程,重新审视“双一流”建设方案以及“十三五规划”,确定新方位,找准新起点,站在新的高度展望我们未来的发展之路。

王立军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做出的一系列新论断,是文学院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据。报告中提到的“新时代”和“新方位”,是两个非常关键的概念,对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九大从国家层面确定了我们国家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从我们学校和学院的层面来看,我们此前已经制定了“十三五规划”以及“双一流”建设方案,现在我们要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导下,认真总结我们过去的发展历程,重新审视“双一流”建设方案以及“十三五规划”,确定新方位,找准新起点,站在新的高度,展望我们未来的发展之路。


只有定位准确,找准起点,未来的发展才能更科学,更高效。特别是像中文专业这样的传统人文学科,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对国家的发展更应该有清醒的认识,更应该准确把握时代的脉搏,要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基础上,明确定位,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2

新目标,新征程


师小萱

您觉得我们国家未来发展的“新目标”“新征程”对学校和学院的发展有什么意义呢?

“双一流”建设规划应该与国家的总体发展规划高度一致,既然国家已经有了明确的“时间表”,我们就应该与国家保持同步,修订我们的“双一流”建设方案,对时间节点进行微调,从而使学校和学院的发展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之中。

王立军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目标”,我们党将领导全国人民朝着这一“新目标”开启“新征程”。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种分两步走的现代化强国“时间表”的战略安排,体现了习总书记的高瞻远瞩和精心运筹。


第一个阶段是从2020年到2035年,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二个阶段是从2035到本世纪中叶,目标是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这个发展路线图让我们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步伐有了清晰的认识。


“新目标”“新征程”对我们学校的“双一流“建设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在此前我们制订的“双一流”建设方案中,近期目标是到2020年,中期目标是到2030年,远期目标是到2050年,这三个时间节点与十九大的两步走“时间表”相比,在中间点上有5年的时间差。


“双一流”建设规划应该与国家的总体发展规划高度一致,既然国家已经有了明确的“时间表”,我们就应该与国家保持同步,修订我们的“双一流”建设方案,对时间节点进行微调,从而使学校和学院的发展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之中。


3

新思想,新理念


师小萱

您认为“新思想“”新理念“的”新“应该体现在学校和学科发展的哪些方面呢?

作为中文学科,要强调坚持走中国道路,要真正从中国语言和文学的本体出发,去总结本民族的语言理论和文艺思想,既不是盲目模仿古代、也不是一味崇拜国外,要在创新理念的引领下,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谋求发展,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

王立军

十九大对党章进行了修订,明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进党章,这表明,我们党近年来在理论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我们党近年来取得的重大的理论创新成果,作为这一新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总书记特别强调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种新的理念是非常契合高等教育未来发展思路的。


近年来我们国家一直在强调创新驱动,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强调创新是引领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高校作为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为主要任务的机构,创新就是生命和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存空间,固步自封就必然会落后。不管对于学校还是学院来说,如果没有危机感,不能时刻保持昂扬进取的姿态,就会为社会所淘汰。


作为人文学科的中文专业如何创新,确实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文学院是研究中国语言文学的,其创新思路和理工科一定会有差异。如何找到符合中国特色、符合学校特点、符合学科性质的创新之路,需要全体师生深入讨论。作为中文学科,要强调坚持走中国道路,要真正从中国语言和文学的本体出发,去总结本民族的语言理论和文艺思想,既不是盲目模仿古代、也不是一味崇拜国外,要在创新理念的引领下,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谋求发展,走出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特色之路。


我们要有这样的创新意识,中文专业研究的内容是中国所特有的,像对甲骨文这样重要且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的研究,是很少有世界经验可以借鉴的。如何传承这些古老文化并使之在当代发挥作用,我们只能自己摸索和探究,踏踏实实地从材料出发去总结和建构。这是文学院师生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4

青年强则国家强


师小萱

习总书记提到的“青年强则国家强”对于人才队伍建设有什么启示呢?

在学校和学院的“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把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要充分认识青年人才队伍储备的重要性,要有明确的思路和长远的规划,科学布局人才梯队,配足配强青年力量。青年是学校学院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没有优秀的后继人才队伍,就不可能有持久的高水平发展。

王立军

习总书记在报告中特别强调了青年一代对未来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他指出:“中国梦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这就启示我们,在学校和学院的“双一流”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把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


要充分认识青年人才队伍储备的重要性,要有明确的思路和长远的规划,科学布局人才梯队,配足配强青年力量。青年是学校学院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没有优秀的后继人才队伍,就不可能有持久的高水平发展


从文学院内部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二级学科的人才布局是比较合理的,但仍然有部分二级学科面临着一些人才危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学校加大人才引进和政策改革力度,更多地了解学院的人才队伍现状和需求,给学院更大的自主权,为学院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更多的方便和支持。


学院要想长远发展,必须解决人才储备的问题。现在学科建设靠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团队合作的优势越来越大凸显出来。所以,合理布局人才队伍,加快培养创新团队,应该作为学院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去落实。



5

文化自信和学术自信


师小萱

您能从中文专业的角度谈一下我们的“文化自信”吗?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历史悠长,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一定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给养,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很好地运用中国语言文字与文学这些文化载体。所以,作为中国语言文字和文学的研究者,我们要有充分的文化自信和学术自信,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更持久的力量。

王立军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有自信。习总书记在报告中特别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此可见,习总书记把文化自信和文化复兴提到了民族复兴的重要高度。


作为中文专业的教师,我们的研究对象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元素。中国的语言和文学都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语言是一切文化的载体,文字又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离不开中国的语言文字和文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历史悠长,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一定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给养,而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很好地运用中国语言文字与文学这些文化载体。


作为中国语言文字和文学的研究者,我们要有充分的文化自信和学术自信,只有这样,才能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自信和学术自信在另一个层面,就是要真正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价值所在,不能盲目媚外。特别是在“双一流”建设的重任面前,中文专业应该认真思考究竟应该如何建设“双一流”?怎么才算真正的“世界一流”?是否能够直接用西方的标准来衡量?


我们认为,在世界一流建设目标的确定上,我们要树立民族自信,要更多地强调我们自己的话语权。我们要虚心向西方学习,但也不能盲目追随,要充分认识中文学科的独特性,认识到这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学科与西方同类学科之间的差异,通过认真的研究去制定符合中文学科特点、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学科标准,真正体现出我们的文化自信和学术自信。


6

实现高等教育的

内涵式发展


师小萱

请问您怎样理解“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呢?

内涵式发展就是练好内功,扎实稳步地推进自身建设。“双一流”不是表面文章做出来的,而是靠大家齐心协力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王立军

习总书记在报告中专门提到了“双一流”建设的问题:“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虽然只有一句,却点中了要害,抓住了关键。内涵式发展就是要练好内功,扎实稳步地推进自身建设。“双一流”不是表面文章做出来的,而是靠大家齐心协力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学院的首要任务是要把自己的学科发展好,而且要强调均衡发展,只让某一个学科“一枝独秀”不是健康的发展模式。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做好顶层设计,按照学校的“构筑高原,打造高峰,突出主峰”的宏观布局,有针对性地制定学科发展方案,让强的更强,弱的变强,真正做到全面发展,齐头并进,快速步入世界一流和国际前沿的行列。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的目标是明确的,理想是美好的,要想实现伟大梦想,就必须付出艰巨的劳动。全体师生应该做好这样的思想准备,牢牢抓住“双一流”建设所带来的历史机遇,在十九大精神的鼓舞下努力创新、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做出更大的贡献。


更多事迹

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的教学和研究。主要讲授汉字学、汉字学史、《说文》学、文献阅读、古代汉语、传统语言文字学方法论等研究生及本科生课程,主讲国家精品视频课程“中国语言文学课程导论”,参与讲授国家精品课程“古代汉语”。所主持的高校教改项目“汉语言文学专业研修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曾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国际化、标准化的古籍印刷通用字字形规范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宋金房山石经字形整理与研究”、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民国以来碑刻文献电子典藏与属性描述”、《汉碑文字通释》、国家语委项目重点项目“汉语文本简繁转换的规范化研究”、“《规范汉字表》对应繁体字、异体字字形整理与研究”、国家博士后基金项目“雕版印刷字形研究”,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研究”、“《通用规范汉字表》8105字形音义源流研究”子课题主持人,另外还参与新闻出版总署重大课题“中华大字符集创建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汉字构形演化数字化技术与系统”等多项重大项目。其研究成果曾荣获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北京市哲社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种奖项。

采访:王    娟、李    芳

文案:李    芳

美工:马赛男、李    莹

责编:王    娟、陈    霄

长按指纹

一键关注

您可能

喜欢

师大青椒┃谢琰:言念君子 温其如玉

林崇德:我们能为教育强国做些什么?┃学习十九大精神进行时

书记面对面┃刘娟:以语言为桥梁,讲好“中国故事”

【大咖开讲啦】“岛叔”公子无忌现大招,解密主流媒体的新媒体实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